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种植产业的调整,更离不开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此,德城区充分结合杂粮种植历史、种植基础、加工产业现状以及当地的区域优势,在黄河涯镇建成了山东省首个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工作站——德州市德城区杂粮特色产业工作站。该区专门聘请山东省杂粮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丁汉凤博士、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徐冉博士、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杨延兵博士、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站长高凤菊博士担任工作站的岗位专家,为工作站提供人才、技术支持,并依托工作站,向该区农业种植大户推广科学的种植技术。
同时,该区还以当地农业合作社为依托,吸引农户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不断扩大粮食新品种的种植面积。今年夏季,该区帮助焦庄农业合作社从中国农科院引进富含叶酸的糯甜玉米,从山东农科院引进高产优质大豆品种“齐黄34”,在农业专家指导下进行间作套种。“间作套种模式不仅发挥了两个不同作物的各自优势,而且边行优势明显、通风透光好、光合作用增强,既增加了玉米和大豆的产量,还提升了玉米和大豆的品质。”该区农业局技术员王真云说。通过中国农科院牵线搭桥,焦庄农业合作社还与菏泽一家农业公司签订了玉米穗收购合同,按合同要求公司将按每个1元的价格收购合格的玉米干穗,部分不合格的小穗实施脱粒,按高于市场价的2倍收购。初步统计,焦庄农业合作社种植的糯甜玉米1亩地比普通玉米多收入2200多元。
该村合作社会计张广利介绍,通过引进新品种种植,今年合作社的收入大大增加,年底入社农户的分红也将会比上年提升不少。这样激发了村里农户的入社积极性,刚刚新入社的土地又增加了600亩,总共达到了1100多亩。而农户将土地交给合作社后,平时可以安心到附近企业去打工,收入比过去单纯种地大大增加。
- 01-06· 酒泉市成为全国最大的戈壁生态农业示范区
- 12-20· 陕西全力开展小麦冬前田间管理工作
- 12-13· 莱西市强化技能培训 助力乡村振兴
- 12-09· 冀东:“冬闲”变“冬忙”
- 11-22· 倾听“数字农业”脚步声
- 11-05· 黑龙江有了自己的地理标志苹果品种
- 10-29· 哪种甘薯好吃?“‘三峡杯’十大好吃甘薯”新鲜出炉
- 10-22· 961.42公斤!邯郸夏玉米亩产再创河北新高
- 10-15· “川果”特色发展的急先锋

- 08-12· 湖南炎陵:摘黄桃 促增收
- 07-24· 村里来了“专家团”
- 07-13·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在山东寿光成立
- 07-06· 山东昌乐:从芋头小村到旅游大村
- 07-03·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电商迈向3000亿大关
- 06-21· 夏粮丰收成定局 全国近九成小麦已收获
- 06-19· 农业农村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
- 05-29· 全国已收获小麦3260万亩
- 05-25· 湖北恩施: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野茶家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