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5月20日,技术人员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筛选即将转入盐度试验田内种植的秧苗。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5月31日,记者从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获悉:5月26日,在来自印度、埃及、阿联酋等国专家的参与下,该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地区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其中一个材料产量超过亩产500公斤,两个材料产量超过400公斤,在沙漠里种植水稻初获成功。迪拜将于6月下旬组织正式收割测产,根据测产结果,将从试种水稻中选取优势水稻材料,研发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杂交水稻品种。
据悉,袁隆平海水稻研发团队此次选取了全球范围内包括耐盐碱水稻品种在内的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在迪拜开展了在高温、低湿、地下水盐度高水位高的沙漠条件下进行品种试种实验,目的是初步掌握水稻在沙漠极端环境下的生长规律和水肥施用条件,为大规模、低成本地利用沙漠地下半咸水推广种植水稻做准备。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介绍,迪拜当地种植水稻最大的挑战是沙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无法保墒,地下7.5米处多为海水。当地淡水宝贵,主要依靠海水淡化,普通的灌溉方式行不通。该团队利用其独创的“四维改良法”土地改良技术提供了技术保障。其中,要素物联网模组是最关键的核心技术。
根据规划,袁隆平海水稻研发团队与迪拜双方将在2018年下半年启动100公顷的“海水稻实验农场”,在2019年扩展到100公顷的“海水稻标准农场”,并从2020年开始快速复制扩大种植面积,双方将以10平方公里“人造绿洲”为单元,打造“绿色迪拜”和“生态迪拜”,大幅提升阿联酋粮食自给能力和粮食安全,并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 01-06· 特色种植铺富路
- 12-09· 2019年全国粮食生产实现丰收
- 11-22· 农业景气总体平稳有望回升
- 11-11· “双十一”,济宁泗水甘薯走上万家餐桌
- 11-05· 西瓜地里的红薯丰收了
- 10-29· 山东乳山:大姜收获忙
- 10-22· 青岛市两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获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
- 10-15· 农业农村部:全国各类扶贫产业基地已超10万个
- 10-08· 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的农业“黑科技”

- 06-01· 袁隆平团队在沙漠种植水稻初获成功
- 04-13· 农业升级才是对粮食安全最好的保护
- 03-31· 协调统筹,激发农业新活力
- 02-09· 中央财政完善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制度
- 02-08· 聚焦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提出哪些"新动能"
- 02-08·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做,习近平这样说
- 03-10· 两会聚焦农村保险 农资农具品质保证险将上线
- 03-07· “需求拉动”指导农业保险改革新路
- 03-03· “云上贵州”:“三农”无偏远,脱贫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