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受灾保险理赔款到账了,每亩赔付了850元,被冰雹打烂的玉米秸秆以每亩60元的价格被外地客商收购,多亏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让我渡过了难关。”近日,诸城市枳沟镇普庆村种粮大户张辉,谈起农业保险这个“保护伞”发出由衷感慨。
今年,张辉种植了700亩“粮改饲”玉米正准备机械化青贮,被一场百年难遇的风雹灾害打得稀巴烂,幸亏张辉为这些玉米上了保险。第二天,人保财险诸城支公司便上门定损,及时赔付了59.5万元。“这笔钱起码可以解决今年的土地流转费和务工支出。”张辉说。
核损理赔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关键环节,能否公正、公平、合理地搞好核损理赔直接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诸城市从抽查、自查、核损、抽样检查四个环节搞好核损理赔,确保勘查定损有序开展,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为小麦、玉米、花生、马铃薯等农作物系上了“安全带”,免除了“靠天吃饭”的后顾之忧,为稳定和提高该市的种植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农业保险是老百姓的福利,为了提高农户的政策知晓率和参保意识,我们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的基础上,进村逐户宣传农业保险政策,让农户了解农业保险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责任及理赔程序等政策知识,并学会运用政策规避种植、养殖和经营风险。”诸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吴学鸿说道。
近年来,诸城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种植业保险惠农工作,2018年承保小麦、玉米、花生和马铃薯近130万亩,因大风、干旱、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导致部分承保农作物受灾,承保机构理赔超过1500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民因灾受损的救助和保障问题,让种地农民吃下“定心丸”,增强了农户抵御风险和抗击灾害的能力,为农民增收撑起“保护伞”。
- 01-06· 特色种植铺富路
- 12-09· 2019年全国粮食生产实现丰收
- 11-22· 农业景气总体平稳有望回升
- 11-11· “双十一”,济宁泗水甘薯走上万家餐桌
- 11-05· 西瓜地里的红薯丰收了
- 10-29· 山东乳山:大姜收获忙
- 10-22· 青岛市两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获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
- 10-15· 农业农村部:全国各类扶贫产业基地已超10万个
- 10-08· 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的农业“黑科技”

- 06-01· 袁隆平团队在沙漠种植水稻初获成功
- 04-13· 农业升级才是对粮食安全最好的保护
- 03-31· 协调统筹,激发农业新活力
- 02-09· 中央财政完善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制度
- 02-08· 聚焦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提出哪些"新动能"
- 02-08·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做,习近平这样说
- 03-10· 两会聚焦农村保险 农资农具品质保证险将上线
- 03-07· “需求拉动”指导农业保险改革新路
- 03-03· “云上贵州”:“三农”无偏远,脱贫零距离